高温津贴为何“年年喊,年年难”

北京日报 2023-06-21 13:40:24
x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6月以来,全国多地开启高温模式。为督促用人单位做好防暑降温工作,多部门近日相继发布通知,要求加强高温作业劳动保护,防范职业性中暑事件发生,并按规定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。

高温津贴的话题每年逢夏必“热”。为保证这份酷暑权利,相关政策接连上新,要求标准也逐年提高,可具体到落实层面,打折克扣的现象却屡屡发生。或是按当日天气预报“精准”折算,或是发放防暑药品、冰镇饮料等实物与之抵消,再或者干脆装傻充愣、取消发放,让本该拿到手的津贴沦为望梅止渴的“纸上福利”。

按时足额发放高温津贴,相关法律有着严格界定。早在2012年,国家层面就出台相关办法,要求用人单位将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,至此,这笔钱就跳出了劳动者“福利”的解释框架,成为受法律保障的基本劳动报酬。可即便如此,高温津贴的发放还是陷入了“年年喊、年年难”的怪圈,究其原因,维权难是很重要的一条。就拿举证阶段来说,很多地方依然遵循“谁主张、谁举证”,可对于长期室外作业的劳动者而言,温度测量颇为复杂,不同区域温差又大,想要证明温度达标并非易事。除此之外,津贴数额不高、维权耗时费力,每项因素都或多或少成为劳动者诉诸司法的现实阻碍,反过来也让相当一部分企业有恃无恐。

高温津贴也许并不多,但包含的是浓厚的人情温度、城市关怀。在这方面,各地监管当然要持续发力,而打破维权困境同样至关重要。就此,各地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可供借鉴。比如,一些地方要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开启“绿色通道”,针对高温津贴简化优化办案流程,做到快立、快调、快审、快结。另外,如专家所建议的,既然高温津贴属于劳动报酬的一部分,那么由此产生的劳动争议,也理应由用人单位进行举证,如此才能从根子上倒逼企业优化制度、完善发放。

有研究显示,今年很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。“炙烤”之下,企业应少些“画饼”、多讲良心,将“政策清凉”落实到位,才是对“高温下的坚守”最好的尊重。

x

热门推荐

高温津贴为何“年年喊,年年难”

2023-06

阳山:诵读经典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

2023-06

湖南发展(000722)6月20日主力资金净卖出1208.55万元

2023-06

丁字湾街道金云村:党建共建聚合力 端午慰问显真情 每日播报

2023-06

鸡翅木是什么木_鸡翅木是什么木?

2023-06

聚光科技于杭州投资新设光电技术公司

2023-06

端午假期临近 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出入境客流攀升

2023-06

港股异动|东方表行集团(00398)跌超7% 年度归母溢利同比下滑18.5%

2023-06

布达拉宫广场夜色美 游人不舍离去

2023-06

仁度生物:公司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核酸测定试剂盒取得产品注册证书 最资讯

2023-06

推荐阅读

深圳发布养老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行为

2022-03

山东深耕文化资源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

2021-12

安徽潜山两车相撞 已致8人死亡3人受伤

2021-12

56位残疾人士登上黄山 互利互勉共建生活希望

2021-12

山西忻州古城:一城风华延续千年历史文脉

2021-12

上海洋山海关首次在出口货运渠道查获夹带卷烟

2021-12

西藏林芝:多彩民俗活动迎接工布新年

2021-12

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公布1例无症状感染者行动轨迹

2021-12

新增“53+1” 内蒙古累计本土确诊病例增至185例

2021-12

面对儿童不得不防的“杀手”,这把椅子很重要!

2021-12